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雕塑文化
成功案例
雕塑文化
动物的雕刻技术简介
点击次数: 发布日期:2012-08-18 14:40:17

猴子是青田石雕最古老的产品之一,这说明动物雕刻在青田石雕的历史上已经很长久了。但由于青田蜡石最适宜于花卉、山水类的雕刻,动物作为青田石雕一大品类,比重是轻的,雕刻也不大普遍,其技艺与花卉山水相比也略见逊色。直到建国以后,动物产品才多起来,技艺有所提高,题材形式也不断地丰富。

    动物雕刻的造型手法,不外是写实和“夸饰”。写实,不难理解是注重实在形象,较为真实地刻画对象。“夸饰”是以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形象的典型特征。这是民间造型艺术惯用的一种手法,如泥人、木制动物玩具这一手法就甚为明显。有一些仿古产品,如仿唐三彩——唐马、唐骆驼,虽有写实性,却有较浓的装饰化意味。还有一些民族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如“龙”、“凤”、“麒麟”等,完全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因此就更需要以装饰化的手法来刻划。

    一、定要动物类产品

    历来雕刻较多的动物有猴、象、虎、马、牛、鹿、猫、狗、熊、兔、骆驼以及古狮、龙凤、麒麟等。还有一些不与花卉相配而单独雕刻的禽鸟产品,如鸽子、老鹰、鸡、鹅等等。

    产品形式有单雕、群雕和组合式。如马有单匹马、群马,“八骏马”可以分开雕八匹不同姿态的单马,然后摆在一个座垫上,成为组合式。“十二生肖”就是十二件不同的小动物摆在一起而成一副的。组合式就是化整为零地分开雕刻,完成后拼在一起,这样制作较为省力,取料亦便。

    动物产品大多是以摆设欣赏为主,结合实用为次。能结合实用的有狮子香炉、纸镇和图章上的钮饰等。青田石雕动物产品有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小的特小,一些普通的大类货猫、狗、鸡、鸽只有2~3厘米大,最小的象、猴还不足1厘米,称为“象米”、“猴米”,数十只穿成一串,颇为别致。这种小产品形象概括,粗拙而不俗,刀法简练,规范而保留其灵巧之感,有一定的艺术性,对利用次料、碎料亦具有意义。
 
    二、基本技法

    动物雕刻主要是立体式圆雕,与人物雕刻基本相同。产品造型也是扁形,因动物多以侧面观为主,产品虽有前后面,但后面也要同前面一样雕,比人物产品更要详细。

    雕刻动物时的工具多以凿、雕刀为主,用铲、戳、刨、雕诸法,除配景外,动物本身很少用钻用刺。

    起手  一般以头部为基准,动物身体各部结构比例以头的长、阔度为衡量标准。头是构成动态的重要部位,因此动物产品从设计、打坯到修细,大都从头部开始,和雕刻人物的方法基本相同。尤其是出坯,一般都得从头到身及尾、从身到脚、从前肢到后肢的顺序进行。

    基本造型  动物的形象特征在侧面。它是四肢着地的,身躯从头至尾长度超过从背到趾的高度(个别动物如长颈鹿例外)。侧面能显示不同动物的各部特征,能看到头、身、尾和前后肢,能现其全形全貌。且动物的后肢、臀股富有特征,是暴发力量的典型部位。尾巴除了它本身的功能外,又是动物自然的装饰品,如马、狮子、老虎、松鼠的尾巴就是很美的,若不侧视,这一典型的部位就看不见或不完全看见。所以侧面是动物造型的重点。当然只有产品的正侧面都雕得很好才能使形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动物的外形体态特征,大体是两个方面的典型。一是猛兽和善奔的以及大的兽畜大都是骨胳结构明显,肌腱发达,皮肉绷紧,有矫健、遒劲、强悍的状貌,是一种暴发力量的特征。雕刻时刀法要硬挺、干脆、有力,注意各部骨胳肌肉的明确性,做到“宁瘦不可肥”,宁可“筋骨毕露”,绝不能肌肤丰厚、皮革圆鼓。另一方面的典型是一些善兽、小兽以及毛被厚密的动物,如熊猫、松鼠、兔子之类,大都筋骨不露,肌肤丰厚,或毛被蓬密,有温顺柔媚可爱之状。雕刻就得刀法圆转、柔和,做到“宁肥不可瘦”。对这两方面的特征在刻划时宁可各向极端而切不可中和。其次皮肉绷紧、毛短而疏的动物,只将躯体雕光,一般不必再刻细毛,如马、雄狮只雕刻出马鬃、颈鬣和尾巴毛,其身躯应光滑无毛。柔圆厚毛的动物则均得用刀尖在全身刻毛,以示厚密蓬松,才能形似肖妙。

    脚下留底  石雕动物产品不像木雕动物,可以四脚凌空不留底,除一些很小的雕刻件外,一般都脚下连底。这主要是材料因素使然,石头性脆,连底雕刻四肢才相对牢固。某些身躯肥大、四肢比例又较为高且细的动物,如牛、马、鹿,腹下完全凌空会有折断的危险,还要在腹下、脚边雕些高起的岩石草木等景物连带加固。这也就自然产生了配景,使这部分本来是为了加固的物体,成为增加趣味性和装饰性的有机体,并不使人感到多余,而是使动物活动环境化,更活泼有生气,有的还可取点色,多施点技巧,使产品粗中有细,更耐看。这方法一举两得(一牢二美),是青田石雕造型技艺的特点。

    除单雕以外,凡群雕的造型,后排的要高于前面,形象才能更多地暴露,这和图画画面一样,既符合透视原理,又是审美的必要,也是表达层次的恰当手段。

    三、典型样品

    马

    动物雕刻中马最具代表性,古今中外,以马为题材的雕刻最多,我国汉代的“马踏匈奴”,唐代的“昭陵六骏”,都是举世闻名的石刻作品。马自古以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征战带来重大影响,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马的形象能给人以前进、速度、奋发和力量的激情。马的姿态丰富优美,在动物中有较高的灵性,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因而马在动物雕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必然的。

    雕马以写实手法为多,一个技艺不凡的作者,非但要雕准马的形貌,且能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时代气息。也有的以略带抽象性的装饰手法,如仿唐三彩,仿青铜马,就要有点“似与不似”、“真和不真”的古典意味。

    马的结构特征,关键在于各部的比例和骨架。以头的长度为计算单位,头的阔度约为长度的1/3;身体高度(从地面至前肩胛隆起处)约为两个半头高;体厚一个头;前胛比腹部厚,腰腹吊起(动物身躯都是如此),故前肢稍短于后肢,不足一个半头高,后肢则有一个半头高;颈长一个头;去掉头颈部位,从前胸至臀股、从肩胛骨隆起到地面的高长相当于一个正方形。小马驹腿肢比例略高,高度应过于长度,是一个竖立矩形。

    马的头部是一个四方锥状体,鼻尖转折处与最前面的吻部形成一个钝角形的面。头都应先确定1/2等分线位置,再定眼、鼻、嘴的位置。

    马的骨胳大致都与人一样,整个身体由头、胸、臀、四肢几个大的体积组成。头、胸、骨盆由脊椎相连结直至尾椎,是整个身躯的中轴。前肢接肩胛骨(多数动物没有锁骨),后肢接骨盆。前肢相当于人的两手臂部,肱骨(臂骨)在胸腔两侧被皮肉覆盖;后肢的股骨附在骨盆两侧下方也被皮肉覆盖,外形和躯干连成一体,这样看到的是前肢从肘关节起,后肢从膝关节起才是伸出的四肢,其掌骨、跖骨甚长,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它的下肢。从正面看,前肢的腕关节和后肢的跗关节相互靠拢成“X”形,马驹就更为明显。必须了解骨胳结构,才能将四肢的位置和弯曲度摆正确。

    这里所说的马的各部比例是一般的标准。由于产地、品种的不同,乘马、驮马等种类的区别,其外形特征和各部比例会有差异。如乘马属轻型马,它的特征是外形秀丽,骨胳较细,头稍小,鼻孔稍大,眼鼻之间距离较远;鬃鬣、尾毛长而整齐,尾位较高;背长腰短,腹部圆满充实;胸廓宽长,四肢略长,关节和肌腱轮廓明显,矫健善跑。驮马为重型马,又称挽马,它的特点是骨胳粗重,体躯宽厚;头稍大,颈较短;关节强大结实,四肢粗壮略矮,一副力大堪能负重之相。

    马的姿态除静止的站立外,有走、跑、狂奔、跳跃、打滚和踢、嘶、饮等诸多动作。好马不大有爬卧在地的姿态。雕马大都是奔跑、腾跃的姿态最多。无论马如何奔跑,它的四肢都是重复的动作,而头和躯干活动范围相对是很小的。除单雕或二三匹数量少的马外,凡雕群马最好都要采取依石形而先捏泥稿的设计法,因群马最难安排的是马脚,每匹马4条腿,8匹马就有32条腿,10匹马则有40条腿,处理不好看到的会都是马脚,杂乱无章、腿脚成堆是雕群马之所忌。因此设计时(就是构图布局)必须遵循两点要领:一要分组。如八骏马,就要分成三组,面前当中的一大组为主,前、后两小组为次,彼此呼应,相互参差,动态尽量少雷同,这样有主次之别,也就有疏密之分了。二要画面环境化,要将底地做成起伏高低的草地或山坡,雕些花草和小树,既遮掩一部分马腿,起隐藏的作用,还能加强马脚的牢度。底地有高低,马群布局就有起伏,这样构图就更有节奏,艺术韵律更强,作品的意境也就更广阔了。

    为了刻画马的精神气质,仅仅雕似刻准马的外形是不够的,对每一局部结构具体入微地雕刻更无必要,骏马要表现其矫健、骠悍、遒劲、奋扬的状态。因此雕马要恪守“宁瘦不肥”的原则,尤其对腿部、胸廓、颈肌以及四肢的刻划要有暴筋露骨之状,宁可“入石三分”伤其肌肉,也不可谨小慎微圆厚有余。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咏马诗也这样描写:“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大画家徐悲鸿画的马就是如此,更是足可借鉴的典范。

    狮

    中国原本没有狮子,据有关记载,狮子传入中国在汉武帝大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后。中国发现的石雕狮子,迄今为止,最早的数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石祠前和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在重要建筑和陵墓前安置石狮这一形式的先河。而石狮作为特定建筑物门前装饰一直延续至今。在佛教艺术上也有引用狮子造型的,如文殊菩萨的坐骑,便是所谓青狮。

    石雕狮子是部分根据自然界野生狮子形象演变过来的,它和“龙”、“凤”一样,是经过古代人们充分臆想所创造、被神异化了的动物,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民族狮子”。它的形象是头大、身小,尾短、毛长,四肢粗壮有力;口方、鼻阔、额凸,耳大而垂,眼突如球;头、颈鬃毛厚密,旋卷如螺,背脊和尾毛亦有规律地螺卷。它是集多种动物特征为一体,有威猛和温顺,超脱又凡俗的对立统一仪态,是神武、威严、瑞祥、吉庆的象征。因为是非现实的,所以完全是装饰化了的。中国民族狮子从产生到演变过程,各历史朝代的风格有所不同,汉唐的狮子突出威猛、雄健、浑厚、朴拙的特点,明清的狮子则多驯顺、温良之态。青田石雕狮子以明清的风格为重,因非大型的门庭镇兽,而是小型的案头摆设,故演变为威猛、朴拙不足而温顺妩媚有余的特点,已很少有神异化的意味,而是有很强的装饰性,这就形成了青田石雕狮子的自身风格。青田石雕狮子产品品种多样,生产销售一直经久不衰,显示出这一风格的生命力。

    狮子产品主要有三大品种:“狮球”、“狮炉”和“狮印”,都带有实用性质。雕狮子必须恪守一条规范,即狮子必有球,有球必有风带;这球是镂空的金钱球,风带轻柔卷曲,任意变化,狮子可在风带上盘绕跳跃嬉戏,谓之“狮子滚绣球”。这同雕龙必雕珠、必刻云的程式一样,龙戏珠和狮滚球都是浪漫主义手法,规范性的特定情节。 “狮球”花样亦多,一种是规范性的形式,当中一个球,左右两只狮子相对,球心镂空,上面加盖,盖上蹲一狮,球心可放熏香。这对称格式的产品近于图案化。小狮球为三只狮一个球;大狮球则大,狮带小狮,小狮戏小球,内容、场面就丰富热闹多了。

    金钱球雕法是先将球面刨圆,一般只雕正面看见的半球,另一半用风带扎饰以示遮掩,将球心内壁镂空镂薄,再将球面钻出等距离的纵横十字洞,用扁圆刺条拉锉即成。

    另外,还有不受格式所限,或高或斜不对称,布局任自安排的狮球产品。

    “狮炉”即古香炉的一种,圆形炉身,左右对称雕饰图案形的两耳,下有三足鼎立,炉身表面雕有小狮戏球,炉盖蹲一大狮,狮腹紧贴炉益,肚里由盖底向上镂空通透狮子口、鼻,熏香会从口鼻中吐出。这是道地的实用艺术品。

    “狮印”即印章上钮饰的一种,大小规格多样,大的狮印达16x12厘米,凡与32开的书本同样大小,也可夹书,故又称“狮印书夹”。小印章狮钮大多雕单兽,或一大一小的子母狮;大狮印的狮子就多了,或三或五成子母群狮印,格式必须十分方整,狮钮镂空,但四边要求丰满饱和,不能缺角,且必定左右两颗拼成一对,用来夹书较实用。

    除以上三大类狮产品外,还有一些狮晶小摆设,如“门蹲狮”是仿建筑物门前大型石狮的风格,左右相对,玩绣球的是雄狮;逗小狮的为雌狮,既可欣赏,也可作“纸镇”使用。

    猴

    猴是最古老的产品,也是最小的产品。经过长期的雕刻造型演变,猴子的形象与现实的真猿猴已有很大距离,基本上成为一种形象化、夸饰化、定型化的格式,是名副其实的“石雕猴子”,极有典型风格。产品小型,有如黄豆般的“猴米”,大的也只不过是十几厘米的“猴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坐猴和叠猴两种形态,它是攫取猴子的典型动作,用最简单的线条、最洗练的技法雕刻的。

    坐猴四肢勾屈,双手(前肢)或捧桃,或托腮,刀法简洁,几凿几刀钻几个洞多有定数。有“三联猴”,是三只猴子蹲坐一起,一只双手捂嘴,一只捂眼,一只捂耳,意思是:“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寓扬儒家思想,很是风趣。叠猴是群猴嬉戏的动作,猴子手拉手,脚踏背,呈杂技演员叠罗汉状,猴数可多可少,有三叠猴、三叠猴、九叠猴、十五叠猴不等。产品透空玲珑,形式对称,互相连接,缺一不可。这种夸饰化、规范化的猴产品于刻板中见活泼,在定型中现生气,问世几个世纪以来,大人小孩无不喜爱,是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很有生命力而又十分通俗化的优秀小型动物石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