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雕塑文化
成功案例
雕塑文化
街头雕塑有人建无人管窘境有待破解
点击次数: 发布日期:2012-08-18 14:41:55

记者近日在对上海部分城市雕塑进行调查时发现,城市雕塑生存状况堪忧,有人建无人管现象普遍。

一件优秀城雕的诞生,不仅牵涉到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雕塑构思、制作安放,还牵涉到后期管理与维护等许多方面。因此,城市雕塑究竟如何做到良性发展,尚有许多探索与改进之处。

在上海街头雕塑比较集中的一条小路——武定西路1288弄门口,记者看到左右两组雕塑,其中右边一组雕塑:“父亲”带着一个“小孩”,撑着伞,脚下的池塘里一只青蛙张着嘴……小区居民告诉记者,雕塑刚建成时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父亲”带着“小孩”撑着雨伞漫步,“父亲”伞上的雨水流到“小孩”的伞上,又滑入池塘中“青蛙”的嘴里。雕塑设计充满动感,体现出一种人和景互动的效果。

但没过多久,雕塑喷水坏了,配置的景观灯也坏了,池塘的水由于没有人换变浑浊了。为了不让池塘的水发臭,小区里一些热心居民和物业接了水管,自发地为池塘换水、做清洁。水清了,居民们还自掏腰包,买来许多金鱼放进池塘。但居民没有料到,竟然有人专门在夜间偷偷捕捞池塘里的金鱼,没多久,池塘里的金鱼没有了。

记者在武定西路1353弄发现,一个闭着眼吹萨克斯的“男士”风度翩翩。但低头一看,发现“男士”的两只脚已经斑驳破损。

城市雕塑伤痕累累,并非个案。记者在华山路、淮海路、南京西路、静安寺等一些设置街头雕塑较多的路段,同样发现了街头雕塑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

记者发现,上海市街头的雕塑中,有的未经行政许可,擅自设置;有的偏重抢先设置,轻视事后管理;有的无力、无钱跟踪服务,成了“烂尾工程”,随意弃之不顾。

那么,街头雕塑由谁管理?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政府设立了一个非常设性机构——上海市城雕委,主要负责上海城市雕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根据《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要求,上海城市雕塑实行市、区两级管理。根据规定,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如未取得行政许可或未按行政许可规定建造的,应由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城市规划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上海建成后的城市雕塑的日常维护保养实行属地化管理,除居住区、开发区等大型建设项目内的城市雕塑项目由建设单位负责外,其他城市雕塑由所在地的区、县政府指定部门或者单位负责。

记者走访了部分街头雕塑所属的街道,希望了解雕塑管理情况。但大部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听到雕塑维护、管理这项工作时,都显得有些茫然。“不清楚”、“我们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这项工作”、“街道不管雕塑维护。”大多数的街道工作人员都这样表示。然而,大部分居民都认为城市雕塑应该由所属街道管辖。

记者认为,由于雕塑的管理、维护在操作上牵涉到多个部门,因此需要进一步清晰“定责”。首先要落实行政许可批后监管,所有占据城市道路、广场、空地、公共场所的雕塑及其衍生品,必须获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同时,许可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现场实地监督检查。

记者建议,应当对城市雕塑来一次“体检”,对确有必要予以保留的,及时修复破损,落实养护责任人;确属报废、遗弃的,组织拆除,恢复环境原状。同时共享行政资源,将街头雕塑纳入城市网格化监管范围,追究查处养护不力者的责任,同时对不属于城市雕塑范畴的占用道路、公共场所、空地的各类摆放构筑物品,科学定性量罚,细化行政法监管的适用依据,避免行政执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