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学术沙龙
成功案例
学术沙龙
如何让雕塑雕刻艺术家“卖艺不卖身”
点击次数: 发布日期:2013-08-01 11:21:31

     今年早些时候,我到丽江游玩,丽江的手工艺艺术秀满街都是,从银饰到皮革制品,从烫画到手工雕刻,每每店主直接在现场做活,店就是工作间,工作间就是店。

    我在一家祖传木雕门店稍作停留,展台上硬木刻制的小型雕刻造型活泼,不到一个拳头大的小动物们个个灵气十足,一只梅花鹿标价36元人民币。穿着考究、目光犀利的几个店员,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人人都是雕刻高手.

    如果想出价5元把那只可爱的梅花鹿领走的话,我相信那是对那家雕刻世家手艺的侮辱,那出价多少合理呢?

    “30元卖不卖?” 

    “不卖”,回答的干脆有力。

    你想,从取材、下料、粗雕、细雕、精雕、打磨、抛光,那只梅花鹿身上凝聚了多少艺人的心血啊。应该说卖136元都不为过。可是面对市场,多数雕塑艺术品,都是在苦苦等待那姗姗来迟的慧眼收藏家的到来。产量极低的艺术品能成为众多一般艺术消费品,好像是横亘在艺术家和艺术消费者之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一般艺术消费者欣赏雕塑品,只能是用眼睛看看,偶尔才能用手把玩揣摩,永远不会体会到亲自雕刻的乐趣,这仿佛让雕塑艺术家们掉入了一个沼泽地,除非像造价高昂的城市大型雕塑艺术品走了大型工程路线了,其它个头小些的众多艺术品,每一件都是艺术家的心肝,酝酿及制作可能会耗掉旷日持久的心血,甚至等真的“买家”到来时,反而都不舍得卖了,尤其是展览获过奖的,较低而不稳定的的收入与假装对钱不屑一顾的艺术家理想道路相差甚远。

    如果说艺术家靠体力辛苦多做几件作品销售,无疑是在低效率“卖身”,正像大芬村的批量制作间的油画师一样,艺术家应该吧精力放到创意制作中,而不是简单地复制。

    如果有个平台能给雕塑艺术家们像歌星一般发布他们的作品,而后这个平台快速高效地复制销售他们的作品,并且还能让广大艺术消费者们亲历亲为,感受雕刻的创作魅力,我想这就能让他们的作品插上翅膀,雕塑艺术家们能扬眉吐气地“卖艺”。

    那一天是所有雕刻雕塑艺术家们的节日,从此这些艺术家们能走在“卖艺不卖身”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他们的原作可以和它的主人不再分离。